美援年代的鳥事並不如煙
網路上找到 美援年代的鳥事並不如煙
很多人也都在找 美援年代的鳥事並不如煙 資訊
美援年代的鳥事並不如煙 價格參考
對興趣的朋友參考看看
![]() |
此美援年代的鳥事並不如煙目前特價中 |
相關參考
|
![]() |
|
![]() |
|
![]() |
|||
大江大海一九四九 | 漫遊府城:舊城老街裡的新靈魂 | 舊日時光 | ||||||
內容介紹 :
往事可以回味,鳥事並不如煙 一九五○年,韓戰爆發,風雨飄搖,美國向世界伸出援手, 例如── ◎在農民教育方面,當年曾以漫畫勸導農民不要收聘金,內容是一位女性因父母堅持收聘金而未能順利嫁給心上人,因此跳崖自殺。或是勸導男人不要打老婆,內容則是男主角打老婆之後,害老婆住院,結果自己不但要花錢付醫藥費,老婆住院期間還得自己帶小孩…… ◎當時農復會也曾為了政策宣導而投資拍攝電影,其情節非常曲折離奇。例如《農家好》的男主角不僅在片中教導農民施肥,最後更為了將豐富的農業知識傳播給其他更廣大的農民,決定離開女主角。莫非在男主角心中,女人和家庭還比不上肥料推廣重要? 在那個沒有電視名嘴和網路的年代,許多事情後來漸漸埋入歷史。本書作者為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在多年閱讀大量的歷史資料之後,發現不只往事可以回味,而且鳥事並不如煙,總會留下證據啊! 【本書源起】 2010年因財團法人豐年社總編余淑蓮的邀約,讓作者劉志偉有機會擔任行政院農委會之台灣農業發展一百年專書編撰計畫的主持人,同時挖掘大批已塵封多年的戰後農業歷史檔案。在計畫執行期間,無意間讓他發掘出許多與美援相關的往事、趣事、鳥事與爛事。 這些事或許不夠莊重,難登大雅之堂與正史之列,更不可能成為學術論文的題材。但這些微不足道的小故事,反而更加凸顯台灣庶民百姓的日常生活與美國之間的緊密性:因為美國人,台灣才引進香氣十足、果肉豐厚的愛文芒果,每當有阿兜仔來台旅遊時,我們才能帶他們去永康街吃冰好好炫耀一番;因為美國人,台灣才會發起麵食推廣運動,出現專業的烘焙人才訓練機構,吳寶春的夢想才得以實現;也因為美國人,早期金門居民透過驢子載人運貨的生活方式才得以延續好一陣子。 好玩有趣的故事一直在那,作者一直想將這些趣事公諸於世,在經過一年多的資料整理、撰寫、修潤及照片選取,終於編撰成書。 作者簡介 劉志偉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賓漢頓分校社會學博士,現為世新大學博士後研究員,兼任助理教授。專長為糧食議題,戰後農業發展史,農業政治經濟學與飲食社會學。編著有《耕耘臺灣農業大世紀:農業紀實》(行政院農委會)、《農業超有梗》(行政院農委會)、《台灣飲食革命:麵食文化與烘焙產業》(中華穀類食品工業技術研究所),與多篇學術期刊和研討會論文。 長期閱讀大量台灣農業發展的文獻資料,發現很多美援時期的有趣小故事,但這些故事多數都無法寫進嚴肅的學術論文中,因此才想要輯成本書。 |
資料來源 : 以上資訊圖文為原權利人所有若有侵犯之處請盡速通知本站長隨即修正或移除。